在變身檔-格式與編碼基礎的【動作編碼/動作名稱說明-清單】,中有提到106.weapon(@ # $ % &),關於這個後面符號帶入的數字與對應的武器。
106.weapon(@ # $ % &) → 武器
在開始前先分析一下版本之間的list差異。
舉例男法師#734的106.weapon(@ # $ % &)。
左邊為381版本,右邊為193版本。
可以發現左邊的381版本,並沒有使用106.weapon,右邊的193版本,有使用106.weapon。
4.walk sword,381(3476-104.spr)版本圖檔是有拿劍的,反之193(734-72.spr)是空手的。
// 381
4.walk onehandsword(1 4,104.0:4<478 104.1:4 104.2:4<479 104.3:4)
// 193
4.walk sword(1 4,72.0:4 72.1:4[300 72.2:4 72.3:4)
11.walk Axe,381(3476-272.spr)版本圖檔是有拿斧的,反之193(734-112.spr)是空手的。
// 381
11.walk axe(1 4,272.0:4<478 272.1:4 272.2:4<479 272.3:4)
// 193
11.walk Axe(1 4,112.0:4 112.1:4[300 112.2:4 112.3:4)
20.walk bow,381(3476-176.spr)版本圖檔是有拿弓的,反之193(734-176.spr)是空手的。
// 381
20.walk bow(1 4,176.0:4<478 176.1:4 176.2:4<479 176.3:4)
// 193
20.walk Bow(1 4,176.0:4 176.1:4[300 176.2:4 176.3:4)
24.walk spear,381(3476-240.spr)版本圖檔是有拿矛的,反之193(734-144.spr)是空手的。
// 381
24.walk spear(1 4,240.0:4<478 240.1:4 240.2:4<479 240.3:4)
// 193
24.walk Spear(1 4,144.0:4 144.1:4[300 144.2:4 144.3:4)
40.walk staff,381(3476-144.spr)版本圖檔是有拿杖的,反之193(734-144.spr)是空手的。
// 381
40.walk staff(1 4,144.0:4<478 144.1:4 144.2:4<479 144.3:4)
// 193
40.walk staff(1 4,144.0:4 144.1:4[300 144.2:4 144.3:4)
以下分析193版本中的weapon:
舉例男法師#734的106.weapon(@ # $ % &)。
106.weapon(736 741 738 739 742)
第一個@設定為736,表示使用劍#736的變身編號。
第二個#設定為741,表示使用斧#741的變身編號。
第二個$設定為738,表示使用弓#738的變身編號。
第二個%設定為739,表示使用矛#739的變身編號。
第二個&設定為742,表示使用杖#742的變身編號。
#735 216 mage male shadow 102.type(0)
#736 216 mage sword 102.type(0)
#737 216 mage twohanded sd 102.type(0)
#738 216 mage bow 102.type(0)
#739 216 mage spear 102.type(0)
#740 216 mage staff 102.type(0)
#741 216 mage large axe 102.type(0)
#742 216 mage dagger 102.type(0)
以下將各個變身編號預覽。
所以在低版本的變身編號中,人物武器是需要透過武器指令配合才會拿上武器。
在381版本套用weapon指令:
將weapon指令加入到381版本的變身編號內。